-
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證分析,對中國中古歷史中的門閥政治問題作了再探索,認為中外學者習稱的魏晉南北朝門閥政治,實際上只存在于東晉一朝;門閥政治是皇權政治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的變態,具有暫時性與過渡性,其存在形式是門閥土族與皇權的共治。本書不落以婚宦論門閥士族的窠臼,對中國中古政治史中的這一重要問題提供了精辟的見解,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。本書講述的是從公元4世紀初年至5世紀初年的百余年間,江左幾家僑姓門閥士族與司馬氏皇權結合而運轉的政治歷史。雖不是全面的東晉政治史,但從東晉門閥士族的興替和門閥政治的發展以至消亡,偏重于政治史方面的研究,它以江左幾家僑姓士族的興衰為線索進行考察,但也不同于各個士族門戶的個案研究。書中亦旁及軍事、地理、文化、經濟諸問題,卻也只限于闡明門閥政治的需要。
-
收魯迅1918年至1924年所作雜文四十一篇。以及呼喚麻木不仁的愚昧國民能早日清醒。最直接諷刺當時落后封建的社會現狀。反映了魯迅主張深刻批判社會,促醒人們去改革社會的強烈愿望。
-
《華蓋集》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,收錄了魯迅在1925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一篇及題記和后記各1篇。包括《咬文嚼字》,《青年必讀書》,《論辯的魂靈》,《夏三蟲》,《忽然想到》,《我觀北大》,《碎話》等。我早就很希望中國的青年站出來,對于中國的社會,文明,就毫無忌憚加以批評……
-
這些小說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。也說明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。